写简历时我们的大脑会掉进一个陷阱:简历是给自己看的。
因为,简历的内容毕竟都是自己的历程。所以,人写简历的时候,会不自觉的让“我”成为写作的主人。
于是就变成了“写日记”的状态。但是真相是:简历这种文档不是给自己看的,而是给招聘方看的。所以写简历时,得经常让自己换个身份,一个叫“求职我”,一个叫“招聘我”。
如果你是“招聘我”,希望看到什么样的“求职我”?这样想,就知道该怎么加关键词了。
01,职位描述里的词
这是针对大企业招聘里的通用方法。
大企业招聘都会发布招聘信息,职位描述,在职位描述里主要包括:工作职责和职位要求。
同时,因为大企业收到的简历超级多,数以万计或数以十万计,人根本看不过来。
一般都需要有一轮电脑筛选。电脑会给不同的关键词设定权重分,权重分加和够标准才会入选。而电脑的关键词权重分从哪里来,就从发布的职位描述里来。
职位描述里写了:
英语四级成绩在425分以上。
那简历里英语的关键词就不能简单写熟练、精通,而是写“英语四级成绩430分”。
这是一些硬信息,再看软信息
职位描述里写:拓展客户资源,做好客户接待工作,完成招生拓展目标
那简历里的相关工作经验或实习经验里如果做过销售或接待客户的工作,就最好照着写
“拓展客户资源,接待客户,拓展目标新增25%”之类
这样电脑扫描正好对上,简历就容易筛选下来。
02,专业岗位的专业术语
且不说软件开发、审计顾问、法律顾问、医生这种极为专业的职业,即便是通用的跨行业职业,每个专业岗位依然有其专业术语。
HR会包含:无领导小组、行为面试、TTT、户外拓展、绩效指标提取、绩效面谈、职位序列、岗位评价技术等各种术语
产品经理会包含各种简称:BRD(商业需求文档)、PRD(产品需求文档)、SDK(软件开发工具包)、DAU(日活跃用户量)等术语
最近两年刚刚热的新媒体运营也会包含:广告主、流量主、定时群发、诱导分享、黑白名单这类专业术语。
因此,如果应聘专业岗位,这些相应的术语,一般都会是关键词。你顺畅的写进简历里,会给对方一种“你懂这个岗位”的感觉。
当然,前提不是简单罗列,而是你真的知道这些术语都说的是什么。
03,动宾结构和数字
一个人的能力从动宾结构中体现。
在“我”和“汽车”中间填个词,就体现了不同的能力。
你填“开”,开汽车,体现了驾驶能力。
填“修”,修汽车,体现了修理能力。
填“设计“,设计汽车,体现了设计能力。
填“偷”,偷汽车,体现了随机应变能力,有这能力,
怎么也能判个三年。
这是人最直观的感觉。
给招聘方看的简历里,自然需要充满这种动宾结构的行文。
不信你看看招聘里的“职位描述”,是不是全是动宾结构?
另外,人们也喜欢数字,数字代表有成果。
“销售课程每月销售额突破20万元”,就比“签单了大量客户”更有吸引力。
即便是一些无法数量化的工作,也可以用主观评估数量化。
比如:客户运营,服务客户没法数量化,但是可以用平均满意度来量化,简历里就可以写
客户平均满意度为9.4分。
以上都是简历里的关键词,这样的词,越丰富,简历被筛选到的几率越高。
最后,把以上这些“数字”和“动宾结构”加粗。
教科书级别的简历就是这么炮制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