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概况
1、肇庆简介
肇庆市管辖端州、鼎湖两区,高要、四会两个县级市,广宁、德庆、封开、怀集四个县和大旺综合经济开发区。面积1.5万平方公里, 全市人口368万人。其中,肇庆市区常住人口38万人。
肇庆市座落在广东省的中西部、珠江三角洲的西部,居西江的中下游。肇庆位于北纬22度45分 --- 24度24分,东经111度20分 --- 112度52分之间;肇庆面向穗港澳,背靠大西南,是粤西与珠江三角洲的交汇处,是粤港澳通往广西、云南等地的重要交通枢纽。市区距广州90多公里,距深圳200多公里,距澳门
肇庆市地处北回归线南侧,属南亚热带季风湿润型气候地区,雨水充沛,阳光充足,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为
肇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是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的交汇处,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梅庵、悦城龙母祖庙、崇禧塔、宋城墙、阅江楼、丽谯楼、文明塔、黄岩洞、泰新桥、高要学宫、德庆学宫、文塔、七星岩摩崖石刻群,周其鉴故居等300多处具有科学研究价值文物古迹。据考证,肇庆还是粤语的发源地呢!星湖风景名胜区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最近,又被评为首批全国十大文明景区示范点之一。七星岩湖光山色,美不胜收。七座岩峰布列,矗立在6.5平方公里的湖面上,整个景区山环水绕,亭楼阁榭,波光岩影,浑为一体,自然风光绝佳,构成一座奇丽的山水盆景,享有“岭南第一奇观”、“人间仙景”之美誉。近年,七星岩风景区的
此外,封开县的龙山、德庆县的悦城龙母祖庙、四会的贞山和怀集的燕岩等风景名胜都久负盛名。随着由七星岩、鼎湖山、悦城龙母祖庙、龙山、贞山组成的旅游大环线的开通,使来肇庆中外游客络绎不绝,每年都有约400万人次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肇庆市盛产稻谷、优质水果、食用菌等出口创汇的“三高”农业产品;有松香、桂皮、桂油、樟脑等松脂深加工产品;有丰富竹、木深加工系列产品。还有美食果蒸、莲藕、剑花、肇实、紫背天葵等土特优产品和传统实用工艺品、全国四大名砚之首的端砚。
2、肇庆气候
北回归线横贯肇庆中部,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1.2o,1月份平均气温
3、肇庆地貌
肇庆地势南北高,中部低,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至四会、高要河谷平原地区海拔仅5~10米。北部怀集县与阳山县交界的大稠顶海拔
4、肇庆旅游
肇庆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首批对外开放旅游的甲类地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风景名胜和文化古迹甚多。星湖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首批国家
5、肇庆交通
肇庆市是西江流域的经济文化交流枢纽,水陆交通便利,公路、铁路、水路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国道321(广州至成都)和324(福州至昆明>横贯市域。境内公路交通以肇庆市区为中心,可达全市各县(市)区、乡镇。至2003年底,公路通车总里程8037.
6、肇庆历沿改革与今天
肇庆,古称端州,是岭南土著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交汇最早的地区之一。肇庆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草木丰盛,物种繁多,十分适宜人类居住。最早建县是四会,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北宋时称肇庆,意为“开始带来吉庆”。隋朝后,这里曾成为西江流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今天,肇庆市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市政府市领导班子提出打造“一主两翼”三大平台,引领肇庆特色的新型城市化,把肇庆建设成为珠三角连接大西南枢纽门户城市、我省接通北部湾经济圈和东盟自贸区的重要节点。 随着西江黄金水道复兴、国家高铁和高速公路网络向内陆纵深发展,肇庆正在成为大西南对接珠三角多种交通通道的枢纽节点。肇庆东站正加快建设,建成之后可使肇庆新区成为枢纽门户功能最集中的地方,既可以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也更加便利地加强与大西南的联系,充分集聚利用贵州和广西等西南地区的发展资源。
广佛肇高速、广佛肇城际轨道、鼎湖大道、阅江大桥等一批重点交通项目正加快建设,一批新交通项目也在积极谋划。全面推进肇庆新区建设也提上日程,11个重点项目年内全面动工,尽快进入建设高峰期;端州区正协调推进“一江两岸”对接发展;鼎湖区加快与肇庆新区一体化互动发展;四会市正加快“两城三基地”建设等,共同为把肇庆建设成为珠三角连接大西南枢纽门户城市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