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服务
工资年年涨 工人年年走
来源:南方都市报 日期:2013-03-13 浏览
 
         工资年年涨  工人年年走
 
 
     正月十五一过,广州开发区、花都狮岭、增城新塘等制造业企业密集的地区,劳动力市场里涌进大批招工的企业。一项统计数据不容乐观,2012年广州人才市场的求职者进场数比2011年减少了37万,下降比例高达17 .7%.广州对外来工的吸引力在下降,个别小型皮具厂甚至出现了开年后没有工人返厂的个案。同时,市区不少小区保安人手紧张,餐馆缺少服务员……近日,南都记者走访了广州地区的部分制造业、服务行业的招聘者和求职务工者,在双方的诉求中探求“工”在何方,追问劳资双方的矛盾何在?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春晖路劳动力市场人流密集,不少企业节后大量招工。

昨日,天河南一路一商铺门前贴着招工宣传单。

工厂

不忙生产先忙招聘

在广州城区周边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聚集地,大多数企业春节后都需要重新招聘一批员工填补岗位空缺。有业内人士估算,这类企业节后需招聘30%?40%的新员工。企业管理者称,虽然工资年年在涨,但工人仍然年年跳槽,不管是大型企业还是小工厂,每年春节后都面临招聘难题。

工厂 必须招了人才能开工个别小厂过了正月十五开工,竟然一个工人都没有。

在增城新塘镇大墩村大墩大道两侧,遍布着数十家制衣厂。几乎每一家制衣厂门前,都挂着“招工”的牌子,招工人数大多在十余人到五六十人之间。“没办法,必须招了人才能开工。”位于大墩大道上,一家制衣厂的经理王先生感叹。王先生的制衣厂规模在百人左右,在大墩村一带不算是小厂了。王先生说,在大墩村,往往规模越小的制衣厂缺工情况越是严重,个别小厂过了正月十五开工,竟然一个工人都没有。

王先生的工厂主营牛仔服饰加工,目前还需要招聘20名左右的工人,“主要是补充一些技术岗位的工人。”王先生说,工厂完成这样一轮招聘,大概需要半个月到一个月时间,直到中下旬,这一带的大多数制衣厂才能正常开工。

这样的招聘场景还出现在花都狮岭镇。在狮岭镇阳光路的人才市场外,已挤满了外来务工者。3月8日,记者探访此处时,正见到不少企业的招聘人员将招工展板摆进场内。一些招工展板的海报已经旧了,工作人员说,这些都是前两年印制的,但每年招的工种都差不多,只要稍做改动就可以继续用。

一家手袋厂的人事负责人吕先生告诉记者,相比去年,花都今年缺工的总体形势可能略有好转。他说,去年因为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不少小型工厂倒闭,使得工厂总量有所减少。不过,其坦言,狮岭的皮具行业人员流动性太大,不少企业需要重新招聘的员工占总员工数的30%以上。

而在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其制造企业往往规模较大,一次招聘的新员工数量往往在百人以上,大多数公司都委托专业的人力资源公司负责招聘。在走访中,不少招聘者向记者表示,年年开春先不忙生产,而是先忙招聘,已经成了企业的例牌。

工资 待遇逐年提高仍不够

面对不断上涨的物价,很多务工者感到增长的只是杯水车薪。

对于外来务工者而言,最吸引的还是工资,诸多企业都深知这一点,近年来,几乎每年都在涨工资。增城新塘一家制衣企业的经理王先生告诉记者,该企业已成立五六年,员工的工资每年都有所增加,“技术类的岗位,平均每年都增加一两百元月薪。”这一点也得到了该企业几位员工的证实。但面对不断上涨的物价,很多务工者感到增长的只是杯水车薪。

“一个人住在外面,吃穿的开销真的很大。”虽然企业在加薪,但一位工人小李还是选择离开。今年20出头的小李曾在新塘的几家企业打工两年多,离职前月收入约3000元。“加班多,工作挺辛苦的,而且不够花销。”小李每天大约要上10个小时的班,他有点受不了,“这点收入根本不值。”小李说工厂虽已包吃包住,但找了女朋友之后几乎月光。

王经理说,以前给工人的宿舍,只要一层楼里隔出几间房,房里有张床就差不多了。现在,年轻一代的工人几乎没人能忍受这样的住宿条件。但是,小型工厂的住宿条件难与大型企业相比。在开发区内,许多大型制造业企业都有自建的员工宿舍,宿舍里配备了空调,还建有专门的员工生活区,有不少娱乐设施。

来自湖南邵阳的陈秀娟(化名)今年25岁,在广州沙园的两个工厂工作了近4年。她在开发区东区的劳务市场逛了一上午,按她以前的工作经验,工厂的吃住条件不算太差,但收入并不让她满意。“就是3000元以上,包吃住,五险一金齐全的。”陈秀娟说,这样的工作机会并非没有,但要么是给工作经验丰富的熟练工,要么则是一些男工才干得了的重活。

不少受访者表示,制造类企业的工人待遇确实逐年在涨,但工厂流水线的工资涨幅不大,令不少工人萌生去意。

工种 熟练工更愿意打零工

工厂忙的时候一天200元没问题,比“进厂”的工资要高。

“想找个有点技术含量的工作。”看着人才市场招聘摊位前的人群,湖北宜昌人李先生却一直没有上前询问,而是在一旁抽烟。他告诉记者,大多数工种都太简单了,每天反反复复做同样的工作。

来自四川的小喻还不满20岁,他已经明确表示,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找流水线工人这类的工作。小喻觉得流水线工作很少和人打交道,不利于以后的发展。在老乡的介绍下,他找了一份跟货车跑业务的工作。他说,这份工虽然收入还不如流水线,但天天在外面跑,能“接触社会”,对自己以后会更有利。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不少企业的招聘人员明确表示,企业虽然也招很多“普工”,但其实最想要的正是技术熟练的技工,但成为一名熟练的技工需要相当的经验,可是有些工人练熟手后,并不能安心留在企业里,这点很令招聘人员苦恼。

“这两年来,很多人都像我一样,更想当‘临时工’了。”在狮岭,今年30出头的四川达州人肖先生告诉记者。肖先生在狮岭的皮具企业打工多年,做过各种工种。他对自己的技术颇有自信,自称对箱包生产的各个工序都很熟悉。不过,这两年来,他已不再与工厂签订长期合同,而是以临时工的身份在工厂里“打散工”。

与工厂签订长期合同,被务工者称为“进厂”,这种形式的工资常是“底薪+计件绩效”。肖先生此前在一家工厂工作两年多,不料去年因经济环境的影响,工厂的国外客户破产,老板“走佬”,工人的工资几乎没有兑现。肖先生说,之后自己就开始打零工,每天计件算工资,当天就可以结算拿到工钱。“工厂忙的时候一天200元没问题,比‘进厂’的工资要高。”

花都狮岭的一家皮具厂人事经理郭先生坦言,现在熟练技工很多都只打零工,在订单繁忙的时段,很多小工厂只能大量招聘临时工。

业内分析

内地工厂截留工人

有调研称广州在薪酬上的吸引力在不断降低

人力资源公司华才集团的招聘经理王文君与广州开发区内多家大型制造企业有合作。据其估算,近两年来,广州开发区的外来务工者总量比以前下降了30%以上,务工者流失现象相当严重。此前据南都报道,广州从业人员超过800万,其中登记在册的外来务工人员达到414万。这414万人中七成来自省外,前五名分别是湖南、四川、广西、湖北和江西。湖南占了16%,达到60多万。随着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上述省份的一些大中型城市都新建了不少工厂,对用工的需求旺盛,一些大型工厂的薪酬待遇并不差。王文君表示,此前曾有专项调研发现,广州工厂的薪酬至少要比上述省份每月高出500元,才能有效吸引外来务工者。如今,广州在薪酬上的吸引力已在不断降低。

另外,王文君介绍,在广州开发区的制造业企业里,具体不同行业的用工需求也有不同。电子制造行业往往缺工较严重,因为这类企业人员劳动力最密集,但流动性也最大;而日用品、食品等企业劳动力总量相对更少,人员有一定的稳定性,因此今年的缺工情况并没有往年那么严重。


保安

待遇三年零上涨

对一个小区而言,保安必不可少。连日来,记者走访位于广州市中心城区及番禺的部分小区时发现,写着“急招保安若干”字样的告示牌频繁出现在小区门前。

待遇不低却无人问津

体育中心附近的名雅苑小区门外,一则保安招聘信息显示,该小区给保安提供了“12小时工作制,薪酬每月2800元以上,工作满一年后享受生日礼金、带薪年假、高温补贴等福利,提供各种培训和晋升机会,工作三年可报销回家路费。”在保安行业,这个待遇不错,但小区物管工作人员却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还未有人来应征。

“年后保安流失率是比较高的,特别是一些年轻人,拿了年底双薪就拍屁股走了。”名雅苑小区的保安张工告诉记者,小区的保安多数在40岁上下,干过的年轻人都是顶不住12小时的工作压力,两三个月就走人了。“如果再找不到新人,那就必须给老员工增加工资了。”

旧小区保安年龄大

位于荔湾区芳村东?北路一带,沿途有着不少上世纪90年代的小区,如茶?新村、合兴苑、怡芳苑等。近日来,记者在走访的过程中发现,不少小区都贴出招工告示,称“拟招保安多名,待遇面谈。”

“年轻人,千万不要来做这一行,我们只是赚点钱帮补下家用。”荔湾区东?北路某小区保安王大哥告诉记者。年过50的他说当保安是因为平时很闲,“我就住在隔壁的小区。”

王大哥介绍,近两年小区内一直在精简保安,春节前,原有的14人保安队现缩减为12人。据了解,这个小区的保安平均年龄都在45岁以上,其中年纪最大的为61岁。王大哥表示,小区内保安两班倒,月薪只有1300元,根本无法吸引到年轻人。

同样位于东?北路一带的老式小区里,一位在职的保安人员告诉记者,应聘该小区的物业人员,身体素质不是特别差的,一般都能经过考核。其中,应聘者若年龄小于55周岁,在接受完管理处面试后还要考取上岗证才能正式工作,若大于55周岁则不需要考取相关证件。“不一样的是待遇部分,基本工资都是1200,但持证上岗的保安员加班费会多一些,一个月能拿到1800元左右,如不能持证上岗的则只有1300元左右。”该工作人员表示。

小区数量增加保安缺口增大

“保安工作太辛苦,待遇不高,工作时间也比较长,现在没有几个年轻人可以挨。”走访时,荔湾一物业管理人员张经理说,小区从年前便开始陆续出现辞工潮。年后,更是一度陷入招工难的困境。“招聘消息从年前就贴出来了,现在还在招。”

据了解,张经理所就职的小区修建于上世纪90年代末,小区内的保安平均年龄都在40岁左右,多数来自湖南、湖北等地;每月收入约为1800元,购买社保,两班12小时制,包住不包吃,一个月带有3天假期。“年前走了一个保安,说在工厂里包吃包住,做熟了一个月还能拿个三四千元。但保安不一样,做的时间长了,工资也没涨多少。”张经理介绍。

从事物业管理工作多年的谭先生(化名)向记者透露,目前广州市内,小区保安人员每天八小时工作量,月收入1800元是属于正常范围。由于近几年广州市小区不断新增,保安人员的缺口也随之增大。谭先生表示,在近三年内,全广州市保安人员的基本工资涨幅几乎为零。

来自珠江新城某物业公司的经理则告诉记者,老小区薪资低是导致年轻保安跳槽的主要原因。“一个老小区的保安和一个大楼盘的保安,平时工资待遇可相差1000元,节假日的福利也较高,加上老小区的发展前景比较小,寻求发展的年轻保安,基本都是往大地产走。”

应对措施

番禺一大型小区直接从当地招人

番禺一大型小区物管负责人刘高勇(化名)告诉记者,该楼盘在2000年开盘时就与当地政府有合作,直接从当地招人,一来可以解决本地就业问题,二来可以保证人员的稳定性。据统计,该小区的清洁工超过80%是本地人,安保人员也有将近一半是本地人。

刘高勇还表示,近几年,尤其是在去年,小区人员开始出现流失的情况,与同行对比发现,原来小区的工资略低,于是马上做了调整。在工作强度不变的前提下,从1750元/月的基本工资上涨到1950元/月,此外,还有岗位津贴、额外奖励等。总的来说,小区安保人员收入一般都在2300元/月及以上,跟周边小区比毫不逊色,因此,这一小区的保安、物业队伍也比较稳定。

服务业

餐馆缺工严重保姆基本满员

春节期间,外来务工者返乡过年,市区一些服务行业缺工严重已不新鲜。近日,南都记者走访市内各区的快递、家政、餐饮等行业后发现,餐饮企业到现在还处于缺工状态。而快递和家政服务业节后曾一度缺人,但目前已基本满员。

餐饮 有酒楼食肆缺工五成

春节过后,市内酒楼食肆很快贴出了招聘启事。记者走访天河区和越秀区的各种不同类型餐厅了解到,除了食宿全包这个硬指标,大部分餐厅给服务员开出了1800元到2000元的工资,部分餐厅打出“奖金、提成”等额外待遇。

记者走访发现,多数餐饮企业用工缺口在10%?20%之间,一些大众化酒楼餐厅甚至高达50%.环市中路一家顺德菜馆共设有4个厅,每个厅18桌只有两名服务员在看台。节后没能招到人,菜馆只能聘请临时兼职。“忙的时候,最少也要15个才能应付过来。”

“餐饮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工人的工资也要涨。”天河路一家连锁快餐店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如今餐饮行业的利润空间已经不大,一些老板不愿意在人力成本上增加太多成本,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餐饮行业的“用工荒”。

家政 部分公司人员过剩

相比起餐饮行业的全面缺工,家政行业并不缺工,规模较大的家政公司人员基本充足,中小型的家政公司甚至出现了人员过剩。记者走访了解到,个别小型的家政服务中心,求职者和雇主比例达到10:1.

“年前接到急单多,因此人手比较紧张。”市内某大型家政连锁的负责人严经理表示,春节长假过后,家政从业人员陆续回广州,元宵节后供求已经趋于平缓。

快递 多劳多得吸引年轻人

记者在市内一些快递营业网点了解到,虽然部分网点节后流失了一些工人,但是这段时间相对而言正值快递行业的淡季,因此用工缺口并不明显。

“招工?我们这里不缺人。”在黄埔大道某快递公司的仓库,快递公司的员工这样回答记者的询问。该快递公司负责人钟小姐告诉记者,节前的快递量较平时增加三成左右,公司会预先聘请一批兼职员工,但是比例会严格控制在10%以下。

虽然该行业多劳多得,但钟小姐说仍有一些年轻人吃不了苦而离开。

专家建议

企业提高薪酬待遇

求职者提升职业技能

广州市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中心主任张宝颖告诉南都记者,广州登记在册的外来务工人员达414万人,其中七成来自省外,35岁以下的占了70%,从事的岗位首先为制造业,其次为批发零售业、餐饮服务业。从2012年来看,广州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吸纳量增速在放缓。2012年广州市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总量为412万左右,相比2011年少了60万,其中企业的招工总量少了23万,下降8.8%;而求职者进场数减少了37万,下降比例高达17.7%.

张宝颖表示,目前,广州市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吸引力正在降低。其中重要原因是在薪酬差距上。人力资源公司华才集团的招聘经理王文君介绍,此前的一项调查显示,要实现跨省调动劳力,两地间的月薪差距要达到500元以上。但广州不少企业提供的薪酬,已经难以达到这一优势。

针对用工企业招工难,张宝颖建议,企业一方面要尽量提高薪酬待遇;另一方面,要给工人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第三,企业应该建设和谐的劳动关系。

王文君也提醒外来务工人员,需摆正求职心态。王文君称在招聘中发现,一些公司的客服、文员工作待遇并不高,许多月薪都不到3000元,却很抢手。而一些工厂的技术工人,月薪往往在3500元以上,但少人问津。他认为,招聘企业也应该多进行职业方向的引导。王文君建议外来工多充电。一方面尽可能提高学历,另一方面多接受职业技能上的培训。王文君指出,一些工人不知道如何获取相应的专业技能认证,有关部门应该多提供相应信息,帮助求职工人。

来源:南方都市报